疱疹B病毒感染症為人畜共通第四類法定傳染病,若不治療,致死率可達七成,但全世界僅四十幾例人類感染,我國則未曾有過,疾病管制署將繼續追蹤受傷民眾的健康狀況。
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,我國從九十八年到今年,共有十七例疑似人類感染病例,但沒有任何一例確診。這次遭攻擊民眾中有八人已接種狂犬病疫苗,兩人無接種意願。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官員補充說,確定獼猴攻擊而受傷民眾累計為十三人,新增的三人傷勢輕微,無須接種疫苗。
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,人類感染疱疹B病毒有三天到三週潛伏期,初期症狀包括水泡、淋巴腫大、傷口潰瘍,待病毒入侵中樞神經系統,會引起發燒、嘔吐、意識不清等腦膜炎症狀,若不治療,死亡率高達七成。如果發病前預防性服藥,經兔子實驗確認可百分之百存活,就算發病後才吃藥,死亡率也可降到兩成。
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所博士陳貞志表示,就像人類有七到八成都感染過疱疹病毒,在壓力大的時候造成嘴角水泡,幾天後自行痊癒,猿猴感染疱疹B病毒也是類似情形。
遭猿猴抓傷先用清水沖洗 消毒後送醫
陳貞志指出,疱疹B病毒會在猿猴間透過打架、抓咬而傳染,年紀越增長,感染率越高。台灣各地六歲以上(成年)野生猿猴,感染率超過七成,但只有生存壓力造成身心緊迫一段時間後免疫力降低,才開始出現口腔水泡、結膜炎,並且具備病毒傳染力。
陳貞志強調,緊迫狀態的猿猴通常比較害羞,會躲起來,除非人主動挑釁,否則不容易被傳染。
莊人祥提醒民眾如遭猿猴抓咬傷,可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十五分鐘,並以肥皂水或優碘消毒後送醫,目前醫院大多有常備兩種自費抗疱疹病毒藥物可治療,一次療程十四天。
防範之道 就是別餵食、接觸野生動物
陳貞志強調,疱疹B病毒不像狂犬病,它不容易傳染,也有藥醫,民眾不需恐慌,建議只要與野生猿猴保持距離,食物也不要外露、不要餵食,以避免不必要的接觸。
疱疹B病毒小檔案
●命名:1932年,一名美國博士照顧恆河猴時遭咬傷,15天後發生急性腦脊髓炎而死。這是目前已知人類感染首例,依該博士姓氏開頭字母B命名。
●類別:非人類的靈長類可感染35種疱疹病毒,只有疱疹B病毒可傳染人。
●傳染性:疱疹B病毒普遍存在於全世界的猿猴,感染率達5成,不會導致猿猴死亡,可終身帶原,但只有緊迫時會發病傳染。
●處置:遭猿猴抓咬傷後,先以清水沖洗傷口15到20分鐘後,接著以肥皂水或優碘消毒傷口並送醫。
●疑似症狀:傷口部位出現水泡或潰瘍,局部淋巴結腫脹,發燒伴隨頭痛、惡寒、肌肉痛、吞嚥困難、腹痛、麻痺。
●預防性投藥:有2種口服抗病毒藥物,一次療程14天,需自費。
資料來源:疾管署、陳貞志博士
整理:記者邱宜君
本文出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玉山傷人獼猴-疑染疱疹b病毒-221037700.html廣告行銷服務博雅幣特價
中時日記回應貼文服務
留言列表